冬至過后,天寒地凍,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即將來臨,根據中醫理論,雖然此時陰氣最盛,陽氣虛弱,但是冬至一陽生,因“天人相應”,冬至之后,人體內的陽氣逐漸旺盛。江蘇省第二中醫院肺病科專家表示,如果此時以辛溫散寒、溫陽通經之法進行治療,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,鞏固和加強冬病夏治的療效,既治“冬病”又防“冬病”。這也就是“冬病冬治”的由來。 專家介紹,“冬病冬治”適宜于中醫辨證屬陽氣不足體質的人群,如慢性呼吸系統疾?。郝灾夤苎?、支氣管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反復感冒、慢性咽炎、慢性咳嗽、慢性鼻炎、過敏性鼻炎等;風濕性疾病、骨科疾?。簭娭毙约怪?、腰腿痛、骨關節炎、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、頸椎病、腰椎病等;消化系統疾?。郝晕秆?、慢性腸炎、小兒及成人脾腎陽虛導致的消化不良、大便溏??;婦科病、泌尿系統疾?。号酝唇?、附件炎,男性前列腺增生、小便淋漓不盡等證屬陽虛患者;內分泌系統疾?。杭谞钕俟δ軠p退癥、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、性腺功能減退癥;惡性腫瘤及術后、化療后;此外,虛寒體質、免疫力低下的亞健康人群,也適合進行冬病冬治調理。 那么,“冬病冬治”,究竟有哪些方法呢? 1、三九貼。三九貼是一種穴位貼敷療法,即在“三九”天里每“九”的第一天,將配制好的中藥碾磨成粉末,制成膏藥,分別貼在人體的不同穴位上,經幾個小時取下,在冬季里達到增強抵抗力、防病治病的效果。 2、麥粒灸。麥粒灸,又名米粒灸、精灸,為傳統灸法中直接灸的一種,將艾絨制成麥粒大小的艾炷于穴位或病變部位上,通過施灸以治療疾病的方法。是養生保健和提高身體素質、增強體質的艾灸保健法之一。 3、督灸。督灸是在督脈上鋪中藥末或生姜施灸的方法,而達到防病治病、強身健體的目的。督灸包括培土固元灸和生姜灸。其中,培土固元灸又分為補肺納氣灸、補肺溫陽灸、平衡金水灸。 【采編 鄭強】原標題:陽過后胸悶、氣短,是心肌炎嗎?
|